杨昌芹:传播非遗文化 编制“以竹代塑”生态发展之路
3月20日,在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极竹堂非遗竹编产学研基地,杨昌芹编制立体竹编。新华网发(张浪摄)
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依托竹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竹木循环产业,积极抢占竹制品、以竹代塑、新材料三条竹产业发展“新赛道”。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让更多的群体通过有趣的研学过程,了解竹编技艺,传播非遗文化,耕植“以竹代塑”的思想,共同编制“以竹代塑”的生态发展之路。
3月20日,在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极竹堂非遗竹编产学研基地,杨昌芹指导工人编制立体竹编产品。新华网发(张浪摄)
3月20日,在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极竹堂非遗竹编产学研基地,杨昌芹(右三)指导工人编制立体竹编。新华网发(张浪摄)
3月20日,在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极竹堂非遗竹编产学研基地,工人在编制立体竹编。新华网发(张浪摄)
3月20日,在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极竹堂非遗竹编产学研基地,工人在编制立体竹编。新华网发(张浪摄)
3月20日,在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极竹堂非遗竹编产学研基地,工人在编制立体竹编。新华网发(张浪摄)
3月20日,在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极竹堂非遗竹编产学研基地,工人展示编制的立体竹编产品。新华网发(张浪摄)
3月20日,在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极竹堂非遗竹编产学研基地,各类竹编工艺品展示。新华网发(张浪摄)
3月20日,在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极竹堂非遗竹编产学研基地,竹编工艺品展示。新华网发(张浪摄)
- 多国举办“汉语桥”中文比赛 架友谊之桥促文化交流2025-06-09 07:06:44
- 北京人艺新戏《一日顶流》探讨虚拟与现实边界2025-06-09 07:06:00
- 中国人民银行将发行国家宝藏(统一气象)金银纪念币2025-06-09 07:06:18
- 全国重要古籍修复机构累计修复古籍445万余叶2025-06-07 03:06:13
- 山西立法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2025-06-07 03:06:34
- 文化新观察|国漫扬帆、科技赋能、全球共振——第二十一届中国国2025-06-07 03:06:32
- 复原服饰再现敦煌光彩2025-06-07 03: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