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角
近年来,消费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的角色日益突出,已经由过去的配角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角。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意义正在发生变化。可惜,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消费的巨大潜力还没有得到有效释放。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居民敢于消费、乐于消费、安于消费,让消费这驾“马车”跑得更稳更快?需要相关方面多深入研究,拿出对策来。
近年来,消费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的角色日益突出,已经由过去的配角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角。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意义正在发生变化。可惜,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消费的巨大潜力还没有得到有效释放。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居民敢于消费、乐于消费、安于消费,让消费这驾“马车”跑得更稳更快?需要相关方面多深入研究,拿出对策来。
相对于投资和出口,今年消费需求的增长无疑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对稳增长的作用突出。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继续上升,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3.4%,创下了2001年以来的新高,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第一拉动力的地位基本坐稳,消费对经济增长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消费增长的动力也在发生变化。我国消费正在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驱动,从传统消费转向新型消费驱动,从城镇消费转向城镇化驱动。智慧生活、绿色环保、全球时尚、文化体育等消费成为市场的主要消费热点。
我国拥有一个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仍有可观的消费空间亟待拓展,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巨大的消费潜力不能得到有效释放,有些甚至出现较明显的消费外流。因此,要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政策的带动作用必不可少。
要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加大改革力度:一是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让居民“能”消费;二是必须进一步培养新的消费热点,让居民“愿”消费;三是必须推进相关立法,严惩违法行为,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让居民“放心”消费。总体来看,是要通过深化改革,持续创新,改善供给,适应民众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
八大消费需求成为新亮点显现增长新动力
1。居民收入稳增,为增强消费需求提供重要保证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促进居民收入增长的各项政策的落实,城乡居民收入一直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而且快于GDP增速。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3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GDP增长7.7%;2014年居民人均收入增长8.0%,GDP增长7.3%;2015年居民人均收入增长7.4%,GDP增长6.9%。若将2013至2016年平均的上半年居民人均收入增速7.5%与同期平均的上半年GDP增速7.0%相比,人均收入增速仍快于GDP增速0.5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在就业形势稳定、工资性收入继续增长、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以及消费环境逐步改善的带动下,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总体是平稳的。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86元,同比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
从人均水平看,居民人均收入增速稍快于人均GDP增速,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扣除约0.5%左右的人口自然增长因素,上半年人均GDP增速约为6.2%,低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0.3个百分点。从城乡协调看,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6.7%,高于城镇居民0.9个百分点。
2。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
在国际贸易低迷、出口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我国扩内需、促消费取得积极进展,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内需又主要靠消费拉动的态势明显。2015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9%,比上年提高11.3个百分点,比资本形成的贡献率高19.2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继续上升,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3.4%,比上年提升12.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3.2个百分点,比资本形成的贡献率高36.4个百分点,并创下了2001年以来的新高,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第一拉动力的地位基本坐稳,消费对经济增长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商品性消费稳中有增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继2008年、2012年先后突破10万亿元、20万亿元之后,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万亿元大关。消费品市场规模从10万亿元到20万亿元,用了4年的时间;而从20万亿元到30万亿元,只用了3年时间。2015年,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30.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后,同比实际增长10.6%,消费品市场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
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3%,其中二季度增长10.2%,如果扣除价格因素,增速与一季度持平。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建筑及装潢材料同比增长15.6%,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6.9%,加快0.6个百分点。
4。需求结构趋于优化,消费升级不断加快
多数商品类值增速加快,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情况较好。主要表现:
一是吃穿用等生活必需类商品平稳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基本日用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12.3%、11.7%,服装类增长7%,烟酒类增长10.7%。
二是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表现良好。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文化办公用品类包含计算机类商品增长9.2%,通讯器材类商品增长14.9%,保持较快增长。
三是发展享受型消费增长较快,占比继续提高。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支出占比分别达到9.6%、7.8%,均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四是居住类商品增速持续加快。商品房销售的不断回暖带动了居住类相关商品增速的持续加快。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7.3%、15.6%、15.6%。
五是出行类商品保持一定增速。受消费升级换代和1.6升及以下购置税减半等政策影响,1-6月,限额以上单位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7.7%,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2.4个百分点;6月当月增长9.5%,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25.4%,较上年同期提升0.8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汽车销量累计同比增长8.1%,其中,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7.9%;运动型多用途车SUV销量同比增长44.3%;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26.9%。
5。新兴业态释放消费潜力的巨大能量
网购、快递、移动支付等改变了社会消费方式,居民线上消费在过去两年高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服务类、移动端消费成为新的增长点。今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22367亿元,同比增长28.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8143亿元,增长26.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6%;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36.0%、16.9%和30.1%。上半年,预计快递业务量完成131.4亿件,同比增长55.4%。微信支付、支付宝等零售解决方案帮助线下商家实现了沟通、社交、营销等需求。
6。农村消费不断发力
多年来,城乡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格局一直是城市快于农村,特别是2013年达到峰值,城镇零售额增速快于农村5.2个百分点。从2013年开始,农村消费市场零售额增幅与城镇相比,差距在逐步缩小。2013-2015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1.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3.9%,农村快于城镇2.2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增速已经连续3年超过城镇消费增速。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重由2012年的13.2%提高到2015年的13.9%。今年上半年乡村消费增长继续快于城镇,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到2.2万亿元,同比增长11.0%,高于城镇增速0.8个百分点,保持自2013年以来快于城镇的态势。
7。新服务、新模式不断孕育成长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服务应用和创业创新日益活跃,创意设计、远程诊断、系统流程服务、设备生命周期管理等服务模式快速发展,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居民收入提高和消费升级,旅游、文化、养老、健康、体育等“五大幸福产业”快速发展,网络约车、远程教育、在线医疗、数字家庭、智慧社区等新服务模式不断涌现,进一步拓展了消费领域。同时,分享经济已经渗透到交通出行、营销策划、资金借贷、餐饮住宿等方方面面,正在深刻改变着经济形态和生活方式。
8。服务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大众化消费持续升温
今年以来,服务消费的增速远高于商品消费,大众休闲、文化娱乐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大众消费成为消费的重要支撑。
一是餐饮收入增速稳中有升。今年以来,餐饮企业积极探索转型发展,大众化餐饮、在线餐饮外卖广受欢迎,餐饮业继续转暖,餐饮收入增速稳中有升。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半年,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1.2%,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点。
二是文化娱乐消费继续保持景气状态。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累计达到246亿元,同比上涨21%。
三是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大众旅游方式已从传统的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复合型转变,城市休闲、暑期周末亲子游等广受欢迎。上半年我国民航运送旅客2.3亿人次,同比增长12.5%。
五大因素约束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张
1。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消费动力将有所减弱
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正在深度调整,主要经济体复苏态势不平衡,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依然十分复杂,出口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压。与前几年相比,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内需不振,外需低迷,难有大的起色。多种内外因素决定了居民消费难有大的提升,消费动力有可能会有所减弱。
2。城乡居民收入仍有一定差距,收入预期不高,支出预期增强,相当一部分居民收入未能转化为即期消费
从城市居民看,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到一些企业的效益,随着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人们的职业稳定性下降,收入不确定性提高,从而使得收入预期变小,制约了即期消费。加之,近年来食品等价格涨幅明显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等,居民对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增强,支出预期增加,养老、子女教育等支出渠道增多,使购买力在支出项目上产生分流,消费后顾之忧较多,居民消费意愿和行为将趋于谨慎保守。
从农村看,农村收入水平偏低、增收难度大是制约农村消费的最大障碍。2015年,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为2.83:1,今年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同期的2.83:1下降为2.80:1,仍有一定差距。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不快,对消费升级有较大限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中还存在一定的实物收入,而这些实物收入主要是用来满足低层次需要的农产品。由于市场体系不完善,农产品价格偏低,许多农民不愿意将自己的实物收入转化为货币收入,这也阻碍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
3。高房价强化居民消费支出预期,严重挤压其他消费购买力
目前尽管一些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有所松动,但多数城市房价依然居高不下,高房价至少会在两个方面抑制消费的快速增长。
一是高房价让一些人沦为“房奴”,在沉重的房贷压力下,对这部分家庭的未来消费产生巨大的挤出效应。例如,大部分收入将用于房贷月供,这不仅会导致一般住房消费者的日常消费全面萎缩,而且还会影响到他们的人力资本提升,最终将导致这部分家庭的收入水平固化和消费能力的削弱。
二是高房价改变了人们的预期,增加了预防性储蓄需求,使多数人不敢消费、谨慎消费。房价的过度上涨,导致众多中低收入阶层,在城市住宅资源方面,逐渐边缘化,只能望房兴叹。不少地方的房价大大偏离民众的实际购买力。
因此,高房价阻碍了居民的消费升级,削弱了消费增长的后劲,使刺激消费的政策受到很大干扰;同时,还影响了城市化进程,加剧了贫富差距,使巨大的消费潜力得不到释放,已成为当前制约消费升级的最大阻力。
4。消费环境欠佳影响居民消费结构正常升级
从城市市场看,我国居民的消费软环境仍不容乐观,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缺乏足够的力度,各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件时有发生;市场准入、行业规范、产品或服务质量等级与标准,以及对违规经营行为进行惩处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处罚过轻,使经营者违法成本过低。这些都会对消费者的信心产生消极影响,直接抑制居民的消费愿望。面对不良的消费环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十分谨慎,反复权衡消费收益和可能发生的消费风险,往往选择持币待购、推迟消费乃至放弃消费,从而压抑了人们的消费热情,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带来不利影响。
从农村市场看,仍有一些生产经营者把农村视为推销积压商品的场所,多数商品质次价廉。与城市相比,农村消费崇尚节俭,购物偏好低价,这也是当前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农村市场的重要原因,农民更易掉入“消费陷阱”,受到假冒伪劣商品的侵害,农村消费维权成为短板。
5。服务消费发展不平衡,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服务消费领域问题较多,制约消费需求的释放。
一是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养老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健康护理等缺乏行业规范和标准,社会服务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服务产品研发和创新动力不足,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升。
二是服务业发展不平衡,使诸多领域的居民服务消费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如部门发展不平衡,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新兴服务业比重偏低;地区发展不平衡,沿海快于内地,城市快于农村;结构发展不平衡,高档服务供给过多,需求不足,中低档服务供给能力有限,无法满足较大的中低档服务消费需求。
三是服务业社会化、产业化、现代化程度低,直接影响居民消费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四是服务价格持续上涨,严重制约居民的服务消费需求。
综合施策,让消费“马车”跑得更稳更快
我国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以传统消费提质升级、新兴消费蓬勃兴起为主要内容的新消费,及其催生的相关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新投资新供给,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和空间。
要想通过消费来支撑经济增长,有关部门要有所作为,让居民敢于消费、乐于消费、安于消费,这样才能让消费“马车”跑得更稳更快。“十三五”乃至未来更长时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快推动消费增长格局的形成。
1。要增加收入,让居民“能”消费
一是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增长预期。要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通过初次收入分配和二次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要始终把就业问题放在首位,促进各类群体就业,通过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让居民有能力消费,从而使需求潜能转变为现实消费,以带动经济发展;
二是要着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如果城乡居民消费潜力能得到有效释放,足够支撑未来10到20年我国经济年均8%以上的增速,因此,要尽快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提高城乡居民的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收入比重,为扩大消费、提高消费贡献率奠定基础;
三是要继续努力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负,对生活必需品实施低税率,减少重复征税,降低增值税税率等,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提振居民消费信心;
四是要缩小收入差距。在城市,要打破行业垄断,进一步使收入透明化;在农村,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
2。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让居民“敢于”消费
要继续加大社保投入,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在合理确定保障水平的同时实现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加快建立统筹城乡、覆盖广大劳动者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把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措施,覆盖到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城乡广大劳动者;积极推动城乡分设、地区分割的社会福利体制均等化,提高对城乡特定群体老年人、非成年人和城乡非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水平,积极推进教育、医疗体系改革等等,逐渐减轻或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3。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让居民“放心”消费
消费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影响消费潜力的释放。一是要大力改善消费环境,提高居民消费意愿。构建安全放心、文明健康、公平公正、诚信友好的社会消费环境,为消费者营造想消费、敢消费的消费氛围;二是要着力创新鼓励消费的政策,拓宽消费领域。对于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一揽子鼓励消费的政策要继续实施并不断完善。鼓励绿色、低碳、环保消费,促进绿色、低碳、节能、健康消费方式的形成和发展,适当调低或取消部分已成为居民日常消费品的税收;三是要积极引导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 河北银行业发布2015服务改进暨履行社会责任报告(图文)2016-08-06 03:08:16
- 唐山入列“双创示范”利好小微企业发展(图文)2016-08-06 03:08:40
- 恒大入股万科或带来多赢2016-08-06 03:08:08
- 乔志强:“1+N”的模式才是直销银行的本质(图文)2016-08-06 03:08:00
- 河北P2P平台民合贷全面升级改版,鼎诚集团正式推出民合贷2.02016-08-06 03:08:39
- 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角2016-08-06 03:08:45
- 让“亲”“清”关系提升民间投资温度2016-08-06 03: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