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作帆 青春启航
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是青年人,而青年人的信仰则决定着未来时代发展的方向。
怎样让青年学生成为具有坚定信仰的未来建设者,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要攻克的课题!
在吉林艺术学院,就有这样一个学生组织,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研究对象,把信仰的坐标植入当代大学生心里,为青年学生指路,为青春航船导航。
这是一次探索创新!这是一次与时俱进!
2015年11月,吉林艺术学院在全省高校率先成立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会,研究会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摸准学生脉搏,通过紧贴实际的学习内容、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吸引了一批批优秀青年学子,在校园里掀起一股学理论、悟真谛的热潮。
让理论“活”起来
“最近,我读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详细了解了总书记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论述,加深了对每一个‘全面’战略意义的理解。”
“这段时间,我重点学习了总书记十八大以来的重要讲话。跟着时代学习是最好的学习,现在我的视野和思想越来越清晰,我相信自己的梦想能和中国梦合拍同步。”
……
一次次碰撞,一阵阵掌声。临近暑假,吉林艺术学院“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会召开了本学期最后一场交流会,到场的数十名社团学员热情分享着自己的学习体会。“像这样的交流会,每个月都有。我们喜欢这样的方式,大家坐在一起交流各种话题,谁要是遇到困惑,还有老师当场答疑。”吉林艺术学院大二学生崔琦说。
这就是同学们学习理论的感受!
吉林艺术学院党委站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从学院实际出发,从学生特点出发,从2015年7月开始筹划成立以“四个全面”为主题的学生学习社团,作为学校推进“青马工程”的重要创新载体。学院集合了全校的最高智慧和最强力量,指派组织部、学工处、团委、公共基础部合力承担指导工作,全力在组织上提供保障。这个高站位、高水准的理论学习协会肩负着“多重使命”——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师生提供交流的平台;与党的理论创新同步共进,帮助学员全面学习掌握党中央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帮助广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把他们培养成为艺术品质与理论自信兼具的当代优秀大学生。
研究会确立了“校、院、班”三级联动、分层培养的工作模式,实行严格的学员选拔、培养、考核机制。首先把学生社团干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理论学习骨干纳入培养体系,进而通过他们的影响,带动更多渴望进步的学生。仅仅半年多时间,学院研究会就吸纳300多名学员,各院系分会学员达到2500多名,数千人次参与研究会组织的各项活动,激起了全校师生极大的参与热情。
作为学院引进的第一个“国产”博士,公共基础部副教授刘宁每次上课都要先问学生最近都关注什么热点话题了,然后就这些问题切入,往往把课堂变成了讨论会。创新形式、创新内容,使课堂变得更有针对性、时效性和趣味性。不仅如此,学校还把吉林日报社、东北师大、延边大学等文化单位和高校的理论专家请来作报告,为学生进行面对面的理论指导。
在逐步提升报告会的理论层次和深度的同时,研究会还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会,鼓励学生讲述心得,进行思想交锋。“拼爹”现象怎么看?雾霾问题怎么治?看到学生萌生的问号,研究会教师们马上给予分析指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帮助学生把准社会脉象,分清主流与支流,彰显了理论的价值和力量。谈的是关心事,解的是心中惑,这样的座谈会谁能不喜欢!
“感觉理论好像‘活’起来了,这样的活动充满魅力!”走出交流会的教室,学员们意犹未尽。他们告诉记者:“一学期下来,我不仅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涵增进了了解,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成果加深了认识。”“看到祖国在党的领导下日益繁荣强大,就更让我们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
让梦想更清晰
“以前提到理想的话题,我都会问自己:我究竟喜欢什么?我的理想是什么?在经过这段学习以后,我开始严肃地思考我的人生。”这是研究会学员学生张悦发自内心的声音。就在一年前,张悦还对未来感到茫然,艺术教育专业学了两年多,还是不知道自己毕业是否适合做老师,直到去孤儿学校做教师志愿者,想法才慢慢清晰。
这学期,张悦有一个月的时间都留在吉林省孤儿学校实习。和她同去的还有艺术教育学院的6名同学。在那里,她每天的任务就是带着学校艺术乐团的孩子们练习。艺术乐团的学生底子实在太薄了,她们只能一点点从头教。为了让学生们不觉得练习枯燥,她很快用上了大学课堂里学过的奥尔夫教学法,每节课先用儿歌或是打拍子的方式带入,再引入练习内容。“效果还是不错的,20天下来,乐团已经能有模有样地演奏了。”张悦兴奋地说,“现在我也一点点找到了自信,原来我真的可以做老师,能勇敢地面对几十名学生。”一个月下来,有此收获的岂止张悦一个人。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吉林艺术学院“四个全面”战略研究会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指引社团成员走出课堂、走下网络,融入生动的社会实践。到目前,已有140多名师生定期到孤儿学校支教,给那里的学生教授音乐、美术、乐器、书法、舞蹈等课程。支教活动每两周一次,志愿者们每一次离开,学生们都会依依不舍地把他们送出好远。“孩子们眼中最真挚的情感,会影响我一辈子,不仅是职业选择,还有人生信念。”支教学员吴柳说。
像这样接地气的实践活动,研究会的学员还参与了很多。学院包保帮扶洮南市万宝镇共同村,同学们也纷纷加入,为当地村小捐款捐物,送去绘画、手工、国学、舞蹈、声乐等课程。为了帮助残疾儿童,学校美术学院和3D艺术实验工程中心还参与承办首届长春市“爱握手”3D打印爱心帮扶残疾儿童公益活动,帮助残疾儿童进行匹配三维模型制作,负责儿童假肢打印。今年7月底,研究生李智欣将以国家“西部计划”青年志愿者的身份回到家乡内蒙古,参与为期一年的基层锻炼……
“平时做模范、难时做骨干、未来做标杆”,接受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历练,学生们也收获着属于自己的成长感悟。
让校园更有正能量
跳出从理论到理论的空洞演绎,打破以自我为中心的利益藩篱。在吉林艺术学院“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会的影响下,一股高扬理想、脚踏实地、甘于奉献的风气,渐渐成为校园的新风尚。
在吉林艺术学院采访,让记者讶异的是,几乎每个研究会学员一张嘴就能说出几句总书记讲过的话,要么是关于“四个全面”的论述,要么是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们说得那么自然,那么熟练。
学院党委副书记张东航说,艺术院校的学生喜欢彰显个性,一部分学生以前艺术表现总愿意陷入灰暗的色调里。自从参加了研究会的学习,无论是学习创作还是言谈举止,同学们都明显阳光起来了。
教学楼走廊里,学生们精心设计的海报创意作品令过路者忍不住驻足。这是这学期以“四个全面,你我同行”为主题的主流价值观创作比赛,吸引了上百名学生报名。他们报送的作品表达生动、青春时尚,更因其中传递的创作者对国家战略的理解和领悟,格外富有意蕴。美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张炬说:“展出的是作品,传承的是文化,宣传的是大学使命,培养的是未来人才。作为教师,我们从中看到了学校培育有骨骼、有品格、有人格、有风格人才的育人方向,发自内心地感到振奋!”
学生工作部部长刘向军介绍说,学院每学期都要围绕“四个全面”至少举办一次大型活动。下学期学校将举办微电影大赛,通过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来体现学生学习“四个全面”所取得的成果。
吉林艺术学院“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会也引起了省领导的关注,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高福平在获悉艺术学院的做法后批示:艺术学院的做法很好,值得总结和推广。
张东航认为,创新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是高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尝试。面向未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牢记使命,敏于创新,立足实践,高扬时代的主旋律,为青年学子成人成才引路护航!
记者 刘怀 金姝
- 【追溯起源】延边及各县市地名的由来2016-08-20 05:08:54
- 争鸣丨应试教育要为创意缺乏背锅吗(图文)2016-08-15 04:08:36
- 寒门学子用“技能”剪断连接贫穷的脐带2016-08-15 03:08:04
- 想法独特个性独立 95后实习生2016-08-15 03:08:55
- 武汉大二女生被邀美国带薪实习 工作3个月赚5千美元2016-08-15 03:08:34
- 13岁少年为抢苹果手机烧伤教师 写道歉信忏悔2016-08-15 03:08:20
- 孩子的“奥数噩梦”何时休2016-08-15 0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