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技富民:中国乡村工匠守护多彩传统文化

作者:汪军、吴思
发布时间:2024-05-11 18:27:36
来源: 新华网

 

  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韦清花在制作侗族刺绣(拼版照片,5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新华社贵阳5月10日电 题:传技富民:中国乡村工匠守护多彩传统文化

  新华社记者汪军、吴思

  “南阳市镇平玉雕涉及人物、花鸟、走兽、山水等多个类型,雕刻出来的品种多达3000个。”66岁的仵海洲,用一口河南话向驻足观展的人们介绍玉雕。

  仵海洲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玉雕(镇平玉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在贵州省贵阳市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上,仵海洲参与了其中的乡村工匠技能技艺展示交流活动。

  仵海洲从事玉雕已有50年。从他父亲的爷爷开始,再到他和他的儿子仵丹,连续五代人从事玉雕。由于精湛的雕刻技艺,仵海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24年,中国农业农村部等共同研究确定了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拟认定名单,仵海洲就在其中。

  “我十多岁开始学习玉雕,父辈那里就有这种基因,这是一种融入血液的文化,比如我雕刻一个笔筒,可以忘记自己的存在,和笔筒浑然一体,根据玉石的成色、造型精心设计,纯手工雕刻。”谈到玉雕,仵海洲沉浸其中。他创作的多件玉雕作品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其中《鹿鹤同春》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儿子仵丹现在是南阳市级玉雕传承人。36岁的他与父亲相比,在技艺传承上稍显稚嫩。不过,在文化传播、产品营销方面,仵丹比父亲老练许多。这几年,他带领的四五十人团队,已经打造出玉雕生产、销售产业链,通过网络直播、现场推广等方式,平均每年产值有1000万元。

  “父亲的400多名徒弟中,有100多人已经成立了工作室,技艺传承队伍不断扩大,我们在拓展市场的同时也能更加守护好中国文化。”仵丹说。

  中国各行各业,有很多像仵海洲这样的乡村工匠名师。

  来自安徽省宣城市的张文年同样于今年列入中国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拟认定名单。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笔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如今他也来到贵阳,参与乡村工匠技能技艺展示交流活动。

  张文年和妻子孙晓琴被观展人围在一起,有人咨询价格,有人好奇制作技艺。张文年和孙晓琴很耐心,因为他们深爱宣笔。孙晓琴是宣笔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她和丈夫张文年自结婚后就一直从事宣笔制作。

  “毛笔制作技艺最早可以回溯到秦代,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孙晓琴介绍,宣笔选料考究、制作精细,根据不同用途,选择兔毛、羊毛、黄狼尾毛、石獾毛、山羊毛、香狸鬃等为毫,经过选料、脱脂、修毛、装套等多道工序,历经一百多道操作程序精心加工而成。

  技艺不断传承,文化延续根脉,产业富裕群众。通过创办宣笔厂,张文年的宣笔产业为周边群众提供灵活就业,年人均工资五六万元。同时,宣笔厂与当地农户合作,带动竹子种植、麻丝加工相关产业发展。

  中国云贵高原上的多民族省份贵州,也活跃着很多乡村工匠,他们的技艺现今仍焕发着古老文化的生机,同时也为当代人丰富多彩的生活注入新活力。

  贵州省石阡县贵州祥华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饶登祥,今年入选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他长期与茶为伴,对石阡苔茶的历史渊源颇有研究,特别是熟练掌握石阡苔茶各种加工制作工艺。

  “石阡苔茶可以生产绿茶、红茶、白茶、黑茶等,夏秋季生产红茶、白茶,绿茶适合在春季生产。”饶登祥说,石阡茶产业刚刚起步时,大多数茶农不懂采茶技术和茶青收购标准,他每天坚持到茶园培训采茶技术,回到加工车间,埋头钻研茶叶加工技术。二十多年苦心经营,成就了他今天的贵州省手工制茶大师。

  2009年,石阡苔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时隔一年,石阡成功申报“中国苔茶之乡”。石阡苔茶影响力不断增加,也给当地居民带来更多利好。

  饶登祥的公司还带动周边茶农增收,相对稳定就业100余人,单产也不断提升,从2012年的800元/亩增至现在的4000元/亩。

  2022年,中国农业农村部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和完善乡村工匠培育机制,挖掘培养一批、传承发展一批、提升壮大一批乡村工匠。2024年,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被评选出来。如今,他们在不断传承技艺中守护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