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8%受访者支持对造成严重后果的随意放生行为追责
漫画:朱慧卿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志刚介绍,现在人们放生的物种比较多样,有些在野外没有自然种群,也缺乏天敌。容易对当地生态链造成严重破坏。外来物种还可能与本地物种进行杂交,给我国生物物种基因库的研究造成困难。物种研究所需时间较长,很多潜在危害无法准确估量。此外,很多外来物种往往携带有不同病菌,给周围的人或动物带来疾病感染威胁。一些毒蛇、猛兽等危险物种的放生还容易危及人畜安全。
-------------------------------------------------------------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闭幕会表决通过了新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将野生动物放生至野外环境,都不能打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产。放生被很多人看成是积德善事。但有些人不顾物种习性、居民安全和环境生态,私自购买野生动物放生的做法,给社会各方带来了不少困扰。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1.6%的受访者强调放生不得干扰当地环境生态,61.5%的受访者认为违规随意放生并不是一种善行,83.8%的受访者支持对造成严重后果的随意放生行为追责。
专家:随意放生会带来公共卫生与安全问题
《列子·说符篇》中说:“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对于放生行为,人们心中标准并不相同。80.6%的受访者表示只支持合理放生行为,13.3%的受访者则认为只要是放生都支持,2.8%的受访者认为只要是放生都不支持。
北京某文化集团的汪可(化名)认为“放生是一种积德祈福的形式”,但也要讲究适度、适宜的原则。“我常看到有人去农贸市场买蛇,再送去山里放生。但是北方气候寒冷干燥,不仅蛇容易死掉,还会危害村民”。
对于随意放生的危害,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蒋志刚介绍,现在人们放生的物种比较多样,部分龟、鳖、鱼类是靠人工养殖培育,在野外一般没有自然种群,也缺乏天敌。“一旦到野外,容易侵占当地物种的食物资源和生存空间,对当地生态链造成严重破坏。譬如,有些非法分子从境外购买水貂,再引入到华东放生。这些水貂就会大量捕食当地的鱼、虾、鸟类,威胁当地特有物种的生存”。
蒋志刚还表示,外来物种还可能与本地物种进行杂交,造成基因混杂,“给我国生物物种基因库的研究造成困难。关于物种的研究比较复杂,所需时间也较长,很多潜在危害还无法准确估量。”此外,随意放生还会带来公共卫生与安全问题。“一方面,很多外来物种往往携带有不同病菌,给周围的人或动物带来疾病感染威胁。另一方面,一些毒蛇、猛兽等危险物种的放生还容易危及人畜的安全,给他人人身安全、财产造成损害”。
81.6%受访者强调放生不得干扰当地环境生态
既然大部分人只支持合理放生,具体来说,什么样的放生不能被大众接受?
调查显示,63.2%的受访者最不能接受放生狐狸、眼镜蛇等危险物种,61.4%的受访者不能接受不顾动物存活的放生,60.9%的受访者不能容忍不顾当地居民环境安全的放生。
55.5%的受访者指出不应放生巴西龟等外来或濒危物种,47.4%的受访者指出,购买大量野生动物再放生的做法,也不能接受。
有81.6%的受访者强调,放生可以,当以不得干扰当地环境生态为前提。
经过交叉分析发现,位于县镇村、三四线城市的受访者选择“不得干扰当地居民正常生活”的比例分别为82.9%和81.5%,明显高于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的选择比例(63.8%、68.8%)。由此可见,许多人到郊野放生后一走了之,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更多困扰。
汪可表示,大量购买野生动物就会变相鼓励一些商贩的猎捕行为,“放生不应该成为一种形式的、表面的做法。”比如,很多人认为放生必须亲自动手才能达到效果,“这种想法非常狭隘。应该在法律允许下和专业机构的指导下,最好能交给当地林业部门或动物保护组织,让他们来做,效果会更好”。
在广州市某物业管理公司工作的詹琴认为,放生本义是鼓励人们爱惜每一个生命。但如果盲目放生大批动物造成环境侵害,一味追求野生珍稀动物、不顾自然规律,就会适得其反。“你对社会和环境都没有关爱和责任感,妄谈对其他生命的关爱,就是本末倒置”。
83.8%受访者支持对造成严重后果的随意放生行为追责
最近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明确提出:随意放生野生动物,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或者危害生态系统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调查中,83.8%的受访者支持对造成严重后果的随意放生行为追责。
汪可认为,对随意放生行为进行追责,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能起到震慑作用。“现在国家将放生行为纳入监管范围,不仅能促使更多放生爱好者主动去了解专业知识,还能给那些随意放生的人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让他们自觉规范自身行为,避免无序放生”。
在詹琴看来,放生应是从身边做起,不从商贩手中购买野生动物,对大自然有关爱、敬畏之心,不排污水、不污染空气,为改善生存环境而努力,才是一种真正的“放生”。
蒋志刚也非常赞成对随意放生行为进行追责。“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针对放生行为的管理才刚刚起步,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蒋志刚认为已有的法律条文需要进一步细化,针对公众的放生行为出台具体的管理条例,制定放生守则,加大对随意放生行为的监管力度。“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普及随意放生的危害,必要时还可以发放公民文明放生手册,使文明放生成为公众的一种自觉行为。”
受访者中,90后占17.9%,80后占51.6%,70后占23.0%,60后占6.5%。36.0%的受访者位于一线城市,41.6%的受访者位于二线城市,18.4%的受访者位于三四线城市,4.1%的受访者在县镇村。
- 秋季腹泻,抗生素或越用越糟2016-09-10 08:09:01
- 中国团体首次亮相世界脂肪酸研究大会(图文)2016-09-10 08:09:11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携手宝山成立“肿瘤防治一体化医疗联合体”2016-09-10 08:09:05
- 上海复旦专家发明光控微流体新技术2016-09-10 08:09:08
- 上海率先在国际上实现5拍瓦超强超短激光2016-09-10 08:09:11
- 上海:倡导日间手术改变人们传统就医理念2016-09-10 08:09:17
- 中国科学家揭开水稻杂种优势之谜 “育种字典”有助全球粮食安全2016-09-10 08: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