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携手宝山成立“肿瘤防治一体化医疗联合体”
中新上海网9月9日电 (记者 陈静)为推动区域卫生事业发展,实现医疗资源纵向整合,探索与拓展社区综改模式,提高区域内肿瘤规范化防治水平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立基于分级诊疗和慢病管理的肿瘤防治一体化管理模式,9月9日上午,宝山区卫计委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正式签约,成立“肿瘤防治一体化医疗联合体”。宝山区卫生和计生委李晓惠主任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炅副院长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宝山区卫生和计生委杨立红书记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端树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宝山区肿瘤防治一体化医疗联合体”揭牌。复旦大学副校长桂永浩、宝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陶夏芳等领导出席活动。
“肿瘤防治一体化医疗联合体”是以医疗集团的合约为共同规范,依托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转诊平台,以多学科医生团队技术和管理为纽带的新型协作组织,是一种在区域卫生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分中心的建设,吸引医疗集团内的优势专业专家团队在平台上开展业务,为区域内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和全程健康管理,实现区域肿瘤防治目标的创新型医疗资源组织方式,是对目前上海市推行的“1+1+1”模式的有效拓展,将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得到优质专科医疗服务的需求。
此次宝山区肿瘤防治一体化医联体将重点建设宝山南部的仁和医院和北部的罗店医院2家分中心,拟定在仁和医院开展头颈外科、乳腺外科的合作,在罗店医院开展妇瘤科、泌尿外科的合作,并延伸到全区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联体成立后将着重开展癌症筛查、名医工作室建设、多学科诊治与专科化培训等工作,成员单位在肿瘤防治、质量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流程优化、信息共享、精细管理等方面进行一系列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高区域癌症防治服务能力,逐步形成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的肿瘤防治体系,并在公立医院改革和社区综改中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践。
纵向整合,利用信息系统探索“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机制
为提升多层次“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格局,肿瘤专科医联体着重强调信息平台的打通,希望通过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对接,实现大数据的云端共享,从而落实医院间的良性互动。联合体内各医疗机构依托信息平台开展临床与业务信息的流转,探索病理、影像诊断与检验检查资源的共享,以便对肿瘤患者进行全面的电子病历管理,完成一体化的肿瘤防治医疗服务,这是医疗联合体长期共赢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区域医疗中心与社区已建立较为紧密的双向转诊制度,医联体成立后,肿瘤医院的专家号源将通过信息系统垂直下放到分中心和社区内经过培训认证的医师。在医联体框架内逐步形成三级医院主攻复杂疑难手术和高精肿瘤的治疗项目,分中心全面开展肿瘤防治适宜技术,承担区域肿瘤的规范化防治工作,社区则主要负责 “1+1+1” 签约居民的肿瘤筛查、转诊和随访等管理工作的分工合作机制,以此有效推动患者的合理分流,扩大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面,提高肿瘤防治的效率和水平。
医防融合,实践“肿瘤防治一体化医联体”模式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癌症发病、死亡率不断上升,对国家、社会和个人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只有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加强癌症防治体系建设,提高癌症防治能力,实施癌症综合防治策略,才能有效遏制癌症增长、降低癌症疾病负担。前期,宝山区已经开展妇科疾病筛查、大肠癌筛查、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建设等基础工作,医联体成立后将进一步开展病因学研究和防治适宜技术的探索,构建癌症筛查、综合干预、宣传教育和患者管理的防治一体化体系。同时,医联体将依托市级医院的优质资源,建立常态化的技术交流与培训机制,促进联合体内部的人才流动和防治技术提升,为全市医疗改革提供宝山的实践经验。
人才培养,建立全科医生专科化培训认证体系
肿瘤专科医联体将开展肿瘤学科人才终身培养、流转与管理的体系,以此加强区级医疗平台的人才储备,提高科室的活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三级下派专家的业务工作,并最终承担好区域肿瘤防治一体化的任务。
肿瘤专科医联体将全面建设全科医生的专科化培训认证体系,培训对象为合作区级医疗机构及全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培训重点在于肿瘤专科诊疗能力的提升,这包括了肿瘤筛查、肿瘤随访、肿瘤康复、肿瘤姑息、疼痛管理等方面。只有经过培训体系培养认可的医生,才能获得肿瘤医联体专家门诊号源的转诊权,同时建立完整的考核公示体系,为经过培训的医生创造更高的社会认可度。
因地制宜,逐步打造“亚专科专家工作室”团队
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肿瘤专科医联体将在区级医疗平台建立肿瘤亚专业分中心。医联体按照既解决当前焦点问题,又立足长远发展的原则,结合肿瘤医院及宝山区实际情况,依托肿瘤医院的优势资源,选择头颈外科、乳腺外科、泌尿外科和妇瘤科等亚专科建设以专家工作室为主要模式的分中心。以分中心为平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延伸,因地制宜地开展诊疗工作,推动区域内联合体纵向发展,将专家工作室等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到社区。医联体将以专家工作室为抓手,充分整合资源、提升品牌,就地组织多学科门诊,并结合“导师制”进一步培养与提升当地医师团队的业务水平,促使成员单位的肿瘤防治水平尽快走向“同质化、高水平”,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通过一轮或数轮的建设,区域肿瘤防治一体化医联体将全面承担区域癌症的防治技术指导职能,提高区域癌症的防治服务能力。一是整合优化资源,结合癌症筛查、综合干预、宣传教育和患者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完善癌症综合防治网络。二是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癌症诊疗能力,完善相关癌症诊疗规范,加强筛查、诊疗等新技术的推广及个体化规范治疗方案的应用,并开展质量控制与评价。三是建立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制度,规范化治疗肿瘤,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加强癌症患者的康复指导、疼痛管理和心理支持,对晚期患者开展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肿瘤防治一体化医联体的成立,是贯彻上海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拓展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1+1+1” 签约和“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在成员医院的协作下,肿瘤防治一体化医疗联合体一定会不断地发展壮大,人民群众在区域内获得同质化、高质量的肿瘤防治服务的愿望一定会实现。
- 秋季腹泻,抗生素或越用越糟2016-09-10 08:09:01
- 中国团体首次亮相世界脂肪酸研究大会(图文)2016-09-10 08:09:11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携手宝山成立“肿瘤防治一体化医疗联合体”2016-09-10 08:09:05
- 上海复旦专家发明光控微流体新技术2016-09-10 08:09:08
- 上海率先在国际上实现5拍瓦超强超短激光2016-09-10 08:09:11
- 上海:倡导日间手术改变人们传统就医理念2016-09-10 08:09:17
- 中国科学家揭开水稻杂种优势之谜 “育种字典”有助全球粮食安全2016-09-10 08: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