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女科学家薪火相传 为患者找到新的治疗方法
■赵维莅说,别人付出100%的努力,收获70%的结果,而他们,付出100%的努力,只获得1%的成果。但为了这1%,花多少心血都值得,因为这个努力对病人意义非凡
■赵维莅说,他们这群医生有个理想,就是不断地出发,去为患者找到新的治疗方法,永远不想对患者无奈地说“不”
瑞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副所长赵维莅近日荣获首届中国“最美女医师”称号,颁奖台旁,她和老师陈赛娟院士的合影,记录下了我国血液学领域闪亮的一幕:两代女科学家接力长跑,薪火相传。
这对师徒选择了一个异常艰辛的科研方向———白血病、淋巴瘤……它们都位列世界十大恶性肿瘤,无数科学小组都在为如何提高生存率苦苦鏖战。如果说这是一条科研上的长征路,陈赛娟、赵维莅以及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几代科学家的奋斗告诉我们:新时期的科学长征路上,需要一代人的奉献,更需要代代传承。
当时没说苦,现在就被打倒了?
42岁的赵维莅如今已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几乎拿到了青年人才领域的所有重量级奖项,是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的新生代领衔者。
一切是如此奇妙,“科学的种子”是在实习时偶然种下的。1996年,赵维莅还是上海交大医学院的大五学生,作为暑期实习生,她走进瑞金医院。
那是一个炎热的午后,正值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研究成果被《血液》杂志接受,陈竺、陈赛娟和陈国强在办公室畅谈白血病治疗的前景。“我在旁静静地听着,3位院士绝不会想到他们的热烈对谈对一个医学生的影响。”赵维莅说,“这场科学对谈使我立志成为血液科医生。”
从王振义起,到陈赛娟、陈竺,以及如今的赵维莅这一代,外人看到的是一个“战无不胜”的超级团队,很少人知道这群科学家“永不言败”的意志。
就在最近,陈赛娟、陈竺、赵维莅共同作为“通讯作者”在《自然-遗传学》发表了有关“NKT细胞淋巴瘤基因图谱”的论文。这种淋巴瘤恶性程度极高,现有治疗方法的长期生存率仅40%,而根据他们提出的新治疗方案,2年生存期可达到80%。
这个有望改写无数患者命运的重要发现,此前差点夭折。原来,为这项研究,他们集中投入研究3年,从投稿到修改又花了1年。在解决了许多难题、最终送评时,杂志社认为有一点还要重做!这打击,如同击垮跑完“科研马拉松”团队的最后稻草。
这天,陈赛娟召集大家开会。面对低落的年轻人,陈赛娟、陈竺说起了他们刚从法国归来的场景,那时实验条件很苦,到处借设备,反复做实验。“当时没说苦,现在遇到一些挫折,就被打倒了?”失落的年轻人们放下了情绪,又是3个月,他们把相关数据重新又做了一遍。
一天深夜12点多,赵维莅收到陈赛娟发来的邮件:“我们的文章通过了。”对赵维莅而言,这种快感不亚于翻过一座险峰!
选择难走的路,锻造无所畏惧的心
在科学世界里,看一个团队是否成功,不是看他们如何面对成功,而是看他们如何面对挫折、面对困难。
2001年,在陈赛娟、陈竺的推荐下,赵维莅前往巴黎七大圣路易医院攻读博士。这是中法联合培养博士项目,她师从陈赛娟和安妮·简宁教授。
“作为全球十大高发的恶性肿瘤,我们在临床上经常遇到淋巴瘤患者,他们早早离世,这促使我们去研究这个病,找更好的治疗方法。”赵维莅说。在简宁教授的指导下,赵维莅在国际上率先阐明肿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xL与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关系,成果发表于2004年的《血液》杂志。
2003年底,她按期回到瑞金医院后,组建了一支年轻的淋巴瘤亚专科团队,逐步建立起淋巴瘤诊治的规范化创新体系,他们先后发现了多个与淋巴瘤患者化疗耐药复发相关的分子标志,并找到有用的靶向药物。4篇有关研究成果的论文发表在《血液》《白血病》等血液学领域的顶级期刊杂志上。
一个年轻医生能有如此高频的科学发现,与法国的这段学术训练不无关联。很少有人知道,赵维莅留法时的法语是“零基础”。
巴黎七大是血液学研究的圣地,自王振义起,双方互派培训生已成为瑞金血液团队的传统,陈赛娟、陈竺的博士学位就在那里完成的,也起步于“法语零基础”。
追随老师的足迹!赵维莅登上了赴法航班,从一句法语都不会说,到最后用法语做毕业答辩,她的背后是一代代中国医生为攻克疾病立下的决心。
医生的理想,永远不想对患者无奈说“不”
说来也有趣,赵维莅出身医学世家,爸爸从事中医,妈妈是儿科医生。最初选择血液科,母亲很不理解,“我是迎接生命的,你偏偏选了送别生命的学科!”
的确,血液系统的肿瘤真的很难治疗。有多难?赵维莅说,别人付出100%的努力,收获70%的结果,而他们,付出100%的努力,只获得1%的成果。但为了这1%,花多少心血都值得,因为这个努力对病人意义非凡。
“这就是我们医生做科研的角度。常规科研是研究疾病,我们医生做科研是在研究病的基础上,设计新的治疗方案,因为病人等着我们,我得拿出救病人的东西,把论文写在解决病人临床问题的能力上。”赵维莅说。
通过不断努力,这个团队优化了淋巴瘤的治疗方案,使淋巴瘤整合学科成为瑞金血液的新标杆,让更多罹患淋巴瘤的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如果说改写疾病治疗史是一条科研上的长征,需要寂寞坚守、接力长跑的精神,我们就要努力营造尊重科学规律的氛围与环境,让科学家、医生在这条对抗疾病的长征路上全情投入。”瑞金医院党委书记杨伟国说。
有些疾病确实很难攻克,确实现有技术还不尽如人意,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接力才能有一点突破,但就是这一点的突破,改写着一个个家庭的命运。赵维莅说,他们这群医生有个理想,就是不断地出发,去为患者找到新的治疗方法,永远不想对患者无奈地说“不”。
- 秋季腹泻,抗生素或越用越糟2016-09-10 08:09:01
- 中国团体首次亮相世界脂肪酸研究大会(图文)2016-09-10 08:09:11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携手宝山成立“肿瘤防治一体化医疗联合体”2016-09-10 08:09:05
- 上海复旦专家发明光控微流体新技术2016-09-10 08:09:08
- 上海率先在国际上实现5拍瓦超强超短激光2016-09-10 08:09:11
- 上海:倡导日间手术改变人们传统就医理念2016-09-10 08:09:17
- 中国科学家揭开水稻杂种优势之谜 “育种字典”有助全球粮食安全2016-09-10 08: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