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记忆的变迁:从教科书看国家历史观转变(图文)
“中国国民党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握有统治权的政党。它有几百万军队和得到国际承认的外交地位。没有它的参加,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是难以形成的。当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最危急关头时,当国民党自身的统治也处在生死存亡的最危急关头时,他们毅然决然改变过去实行的‘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停止内战,起来抵抗日本侵略者,在抗战最初阶段有过积极表现,进行过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会战,以后也始终不曾放下抗战的旗帜,并在湘北、鄂西、昆仑关、滇缅等战场上打了一些很好的仗。这些是值得赞扬的,是对国家民族有功的。”
这段话中,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诸如“毅然决然”等感情色彩浓厚的用词,在此前都是不可想象的。
对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肯定,经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三任中共领导核心背书,显然已经成为中共对此的新认知的组成部分。
1995年的胜利日大会上,江泽民在讲话开篇,第一次将“参加抗日战争的国民党军队爱国官兵”列入致敬的对象之中,并指出:
“日本侵华战争激起了中国各族人民的愤怒和反抗。从东北义勇军、抗日联军的反日斗争到国民党爱国将士在上海、华北的英勇抗击,从‘一二九’运动到遍及全国的救亡运动,都反映着中国各族人民抗日的坚定决心和共同意志。”
- 文化新观察|从一本新书看博物馆如何创新知识传播2025-06-28 03:06:39
- 百年故宫与新时代文创2025-06-28 02:06:43
- 文化魅力+创意赋能,中国潮玩掀起全球文娱新浪潮2025-06-24 08:06:42
- 李亚鹤:厚重历史文化 如今这般鲜活2025-06-24 08:06:19
- 让诗歌可听,让音乐可见!北京城市图书馆上演文化视听盛宴2025-06-24 08:06:47
- 浔阳江头古文化融入新潮味2025-06-24 08:06:18
- 多国举办“汉语桥”中文比赛 架友谊之桥促文化交流2025-06-09 07:0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