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记忆的变迁:从教科书看国家历史观转变(图文)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8-24 16:14:34
来源: 中国文化传媒网
在1991年《中小学历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试用)》中,初中阶段的“教育内容”详细列了太原会战、徐州会战与台儿庄大捷。
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在“中国近代、现代历史的几点说明”中提及:“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组织军队在正面战场抗击了日军的大举进攻。”
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目标”中指出:“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会战,抵抗日本侵略。”
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内容概述”中指出:“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会战。”“国民政府”的称谓已经成为指代当时政府的主流称呼。
与课标、课本变化对应的是,主流政治话语体系对抗战的评价也在发生变化。1995年,金冲及在《人民日报》上刊文,对国民党的抗战评价道:
>更多相关文章
- 文化新观察|从一本新书看博物馆如何创新知识传播2025-06-28 03:06:39
- 百年故宫与新时代文创2025-06-28 02:06:43
- 文化魅力+创意赋能,中国潮玩掀起全球文娱新浪潮2025-06-24 08:06:42
- 李亚鹤:厚重历史文化 如今这般鲜活2025-06-24 08:06:19
- 让诗歌可听,让音乐可见!北京城市图书馆上演文化视听盛宴2025-06-24 08:06:47
- 浔阳江头古文化融入新潮味2025-06-24 08:06:18
- 多国举办“汉语桥”中文比赛 架友谊之桥促文化交流2025-06-09 07:06:44
首页推荐
热门图片
24小时热门资讯
网友评论
热门推荐
首页头条
社会热点
娱乐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