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的南方之美(图文)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8-10 09:23:50
来源: 广西的南方之美

广西的南方之美

造型别致的程阳风雨桥 韦纲/摄

李万万

“南方”无论被视为缠绕的乡愁还是诗意的远方,在中国人的文化传统里,它很容易引发湿润而神秘、奇异而美丽的幻想——或许是水汽氤氲里有柔和的丘陵与村庄,或许是繁花盛放掩映着质朴的风情和信仰,或许是仿佛外星地貌之上滋长出的语言跟歌舞……遐想无限,哪些专属广西——实实在在位于中国正南的“美丽南方”?广西的南方之美并不局限于一时、一处、一个方面,而是久已有之、分布甚广、多种多样。这种美绝非徒有其表。不管是想要认识它,还是想要表达它,首先必须研究它,充分地、深入地、真诚地去发现它的每一种特质,并努力勾勒专属于它的文化模式。只有这样做了,“美丽南方”这个概念才充盈丰满、富有内涵,即便与不同的认知结构相遇,也能激起共鸣;即便以最多元的形式加以展现,也不会单薄或匮乏。

1 天上人间 山水清幽

广西位于中国正南方的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从中间横贯而过,全区自北向南分属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北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长,日照适中,热量充足。广西的历史就是在这样一种总体上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中徐徐上演。民族的本质是由包括风和气候在内的环境所决定的。南方之美的一切方面都从山水之间滋长起来。这里的山水也因为人的活动而非全然自在,成为被人发现并讲述的文化对象。

广西号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可是“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就基本概括了中国乃至世界对广西风景的全部了解。“甲天下”的名声如此响亮,仿佛广西其他的山水都不及此处。而事实上,“甲天下”的说法由诗人创造于近千年前,广西境内更多美景当时尚未被南下的文人全面认识。今时今日来看,在不同的衡量标准下,“美丽南方”敢当甲天下之美的山水远不止桂林一处。

广西山水皆多,姿态之美夺人眼球,内涵之美动人心魄,沉静之下,岁月弥漫。桂林山水首当其冲,是中国文人文化和广西本土景观、生活现实相结合的典范。壮族文化作为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融入到了八桂大地的山山水水里。广西的山里有少数民族的稻作文化,广西的“江湖”间保存着古代的水文化。“美丽南方”的山水养育了独特的风物和传说。天上地下,山水清幽神秘,现实中的人和故事里的神与仙仿佛置身于同一空间。充盈而多元的自然和文化内涵,撑起了“美丽南方”风景独树一帜的美丽模式。

1980年5月的一天,金庸为《笑傲江湖》写下后记,其中有这样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要退隐也不是容易的事。”1992年,徐克导演的《笑傲江湖》中则以非常短的两句对话诠释了“江湖”:

令狐冲:“我要退出江湖,从此不问江湖之事。”

任我行:“你怎么退,这个世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在武侠的世界里,“江湖”是人的恩怨情仇。但其实“江湖”最早出自《庄子·大宗师篇》,原句为:“泉涸,鱼双与予处于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美丽南方”的“江”“河”“湖”正是实实在在可以泛舟的碧水,只有看不尽的美景,回归了“江湖”的本义。但是,一入“美丽南方”的“江”“河”“湖”,人恐怕也会身不由己,不想走,只想留,流连忘返乃至生出“退隐”山水之间的想法。

广西的南方之美

踏春图 苏振林/摄

2 谁的故乡 谁的他乡

广西大地自古就有人类活动,许多考古成果都确证了这一点。但今天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人,即便是除了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也并不完全是在此留下遗迹的上古先民直接后裔。可以肯定的唯有,所有人都从远古而来,有人留在这里,有人前来这里,有人路过这里。从民族的层面上看,“美丽南方”是谁的故乡,又是谁的他乡?

根据族源分析,中国少数民族的形成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土生型、融生型和外生型。土生型是指少数民族的先民自古以来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对于广西而言,壮族、侗族、毛南族、仫佬族是广西的土生、土著的少数民族。瑶族和苗族的土生地都不是广西,但他们迁徙而来之后规模日渐壮大,对广西的历史和文化影响较深,这两个民族的语言属于苗瑶语族。彝族在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土生型少数民族,但他们是较晚迁徙到广西的,在广西的规模也远比不上云南,所以没有成为广西文化的关键性影响因素。融生型是指部分少数民族的先民很早就与土生民族融合成新的民族,回族就是这种类型,在广西境内的回族人数不是很多,而且在很多方面汉化程度颇深。外生型即境外形成型,是指部分外国民族在不同的时期内迁入,京族是一个典型的外生型少数民族,虽然京族是一个人口总数不太多的外生型少数民族,但广西是他们在中国唯一的家园,他们的滨海型文化对广西的民族文化格局是一项重要补充,因而他们的存在具有独特的意义。

“壮族住水头,汉族住圩头”。水头在西北方向的山里,圩头在东南方向低丘和平原地带。目前占广西总人口六成以上的并不是四个土生、土著的少数民族,而是汉族。这些汉族人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从中原内地陆续迁居“美丽南方”的。秦始皇设置桂林、南海、象郡大约是大批中原人入住岭南的肇始。西汉武帝将如今的广西划分为郁林、合浦和苍梧三郡,东汉伏波将军南征交趾,都为广西引入了新的中原移民。此后,每当中原爆发战乱,都会有新的汉族移民从中原来到广西地区。再加上从广东和四川等地因为种种原因迁入广西地界的汉族,到了清代,广西境内的汉族人数已超过少数民族。无论是官兵将士、官商人士,还是文人墨客、农民船家,广西已经成为他们的家。他们开荒种稻、深耕细作、培育良种,不但注重粮食作物,还不断开发经济作物以丰富自己的生活并争取更好的经济收入。汉族人因为进入文明社会相对早,引领了一些领域的手工业生产,还大大活跃了“美丽南方”的商业贸易。他们在给当地原住民和先到的人们带来中原文化的同时,自己也不断地“土著化”,衣食住行与仍居中原的汉人有所差异,逐渐形成了和当地民族和谐共处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汉族文化。水族、仡佬族、回族、彝族这四个现居广西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也一样,参与建构广西的文化,也在周边其他民族的熏陶之下悄悄地做出一些改变。所以,在广西的每一个世居民族都是构成“美丽南方”的民族,即便有区外甚至境外的同族人,他们在这里创造的文化也带有“美丽南方”特色的痕迹。

每一段长途跋涉的生命历程都悲欣交集,每一个为了南方之美而不远万里来到广西的民族都有自己的适应过程。他们带来了什么,遗忘了什么,创造了什么,抹去了什么,才成为今天的样子——有太多引人思索的问题。不知道是否有一天,一切疑问都能得以解开。或许今天我们能做到的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再忆往昔、记下今天。

广西的南方之美

花一样的苗族 农会清 熊辉 梁汉昌/摄

3  海湾史诗 历时千年

文明是在交流中成长的,历来被称为文明古国的中国也不例外地与其他国家和文明始终有所互动。从中国出发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对世界文明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的联络线。能够跨越茫茫海洋,开发出这样的线路不是某一国、某几人的功劳,而是分属东西方文明不同区域的人们不断突破极限、挑战勇气和智慧的成果。北部湾里广西沿岸的港口是海上丝绸之路最初的始发港,是中国人出发走向世界的重要一站。“美丽南方”的江河联络着中原的物产和文化,温暖平和的北部湾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逐步培养起了远航的能力。这里是政治、地理上的边疆,却曾是中国文化漂洋过海对接世界的交通中心。

江河水为北部湾运来了中国各地的风物,北部湾为跟着季风来往的船舶提供了避风的港,跟着季风来往的船舶把中国的讯息带到了四面八方。江水本不相连,是人开凿了运河;碧海本无航线,是船开出了海上丝绸之路。朝代兴亡,禁海开海,拜着各自心目中的海神,驾着或小或大的船,激动人心的旅程在咸湿的海风里一次次启动。北部湾连内陆,通外洋,两千年前的广西先民从这里为中国开启了一个海上贸易的新时代。

一直到欧洲人以执着而野蛮的方式打通了环球航路以前,印度洋都是世界的商业中心。广西北部湾里的港口是中国离那个繁华世界最近的货物运出地,曾经在全球贸易网络里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产自中国南方广西等地的肉桂,从北部湾里的合浦港起航,抵达斯里兰卡,卖给在那里的商人,再转售到波斯湾、红海、地中海沿岸的各个港口。于是,喜爱这种香料的东罗马帝国人以为斯里兰卡和非洲角落的一些地方就是肉桂之国。在因交通阻隔而信息极不对称的岁月里,在欧洲市场上,被作为调味品或药材的香料如同宝石般奢侈,轻薄柔软的高级丝绸比黄金还要贵重。

珍珠、丝绸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商人和探险家前赴后继地穿过茫茫大海,寻求从北部湾里出发的中国商品。装载着茶叶和瓷器的小型商船也曾在北部湾里停泊休整,然后继续漫漫航程。沉船仿佛撒落在海湾里的碎片,向我们展示昔日贸易的盛况。而墓葬则更像是先人寄给后代的慢递,给我们留了一份当年从外贸活动中获得的奇珍异宝。贸易与政治的关系在交易场所的设定和管理上悄悄显露出来。伴随着商品贸易循环散布的宗教与文化,让贸易的参与者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断修正。“美丽南方”的南部沿海,奇异地成了一个总被认为是偏僻落后地区的多重交流之前沿。

北部湾的沧桑变迁、起起伏伏如同一首长诗,海洋文化奠定了它的基调,由多民族的共同生活集体编创而成。有悲有喜的历史事件和围绕着海洋与生命的宗教信仰贯穿其中。人力干预的江河南下,流通了从中原到海疆的物质和文化动脉。一代又一代的船舶来往,把中国的魅力扩散到了南部的大洋和西方的大陆。

很难揣摩早已远去的亦商亦盗、向海谋生的人们,在风浪裹挟的命运里有多少无奈,又有多少豁达与欢喜。不知道把性命交付给一艘远航的船,从北部湾登陆中国的海外客商是否骄傲于自己的壮举,是否对这种高风险换得的高回报感到满意。从小小的合浦、钦州流出的货物随着他们的勇气和野心或许真的能到达世界任何角落。在海边的博易场里,国家互相制约,大商彼此博弈,市井小民日日奔忙或许只为吃穿。珍珠、丝绸和瓷器散发着无比动人的魅力,换回的各种奢侈品让历代王公贵族、富商大贾趋之若鹜。稻米、食盐、布匹、调料、药材、纸笔,最日常的货物也成就了无数平凡的幸福。广西的海湾里实实在在有一部史诗,历时千年,背景庞大,纵横捭阖,虚实相生,人物众多,而且时常流溢着异域情调。

广西的南方之美

旖旎的北部湾风光 周军/摄

4 生活的艺术 艺术地生活

面对“美丽南方”神秘的传统世界,一起站在审美距离之外,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美丽世界。更何况这个传统世界不仅可以观看,还可以聆听和触摸。生活的艺术不是一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共同展开观察,有所体验就可以有所思考。思考会让文化从心灵里开出花来,传统的藤上能够结出现代的果实。

生活的艺术是不刻意的伟大创造。对一个世界和它的传统加以描写,或许无论如何也没有尽头,文字在生活的多义性面前总是单薄无力的。我们只能努力概括出一些大体的倾向和特征。“美丽南方”的传统文化是在湘、粤文化影响下的壮文化与桂文化的结合体。在文化人类学和审美人类学的视域中,这个具有明显区域性特征的文化存在可以剥离出各种各样的文化丛,供我们解读和研究。但我们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把具体可感的对象变成一行行的文字,而是带着不断提升的认识,一次次地重新步入传统的空间,触摸传统的器用,与传统共同歌舞,从生活的艺术中得到文化的滋养,再去创造新的文化。

有一句老生常谈的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套用这样的句式:现在的“美丽南方”不是缺少艺术,而是缺少以艺术建构生活的意识。少数民族同胞在歌圩里以艺术建构生活——这是一种最容易理解的实例。现代社会的媒体形式和交流渠道远不是歌圩可比的,今天涌入人们生活的信息在数量级上也远远超过了传统歌圩所能传播的内容。然而,艺术地生活却似乎越来越是一个奢侈的愿望。经济走在了文化前面,文艺陷在这个差距里,一时无力自拔。所以,我们必须思考,如何继承先民留下的生活的艺术,如何创造新的传统,如何从艺术的立场诠释“美丽南方”,以及如何让艺术作用于生活。“美丽南方”的原点是一种情怀,是由外而内、又由内而外地热爱广西、关注广西、建设广西、描绘广西的人们所共有的精神财富。20世纪50~60年代,由广西文艺工作者共同创作的经典小说、诗歌、绘画、雕塑等作品构成了对这种情怀的感性表达。当时的意识形态、政治话语约束了艺术家的艺术语言,却使他们的革命浪漫主义理想、建设乡土的决心、投身革命的诚意、肯于自我牺牲的精神表现得格外突出。新中国的“美丽南方”最初就存在于他们的作品里。

古根海姆博物馆曾在西班牙一个凋敝的小城毕尔巴鄂建立了一座分馆。文化的力量拯救了这个几乎被人放弃的地方,艺术让全世界的目光一次又一次地聚焦到这里。小城重新有了活力。“美丽南方”也许同样需要这样一种文化建设,在充溢着传统的土地上,以艺术的、前卫的方式引起注意、引发讨论,让各种文化符号活跃起来。陆地、阳太阳和朱培钧那一代人为“美丽南方”概念确立了原点,今天的人们至少应该继续做点什么,比如通过新的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为这个概念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在“美丽南方”名义下的创造和实践将搭建起一座桥梁。从传统世界里“生活的艺术”到当代广西人“艺术地生活”,之间需要这座桥梁。它是一场文艺复兴式的创造,以人为本,立足于当代的需求,从传统中发现各种各样的可资借鉴之处,然后在继承的基础上走得更远。历史由此贯通,文艺创作从一座高峰走向另一座高峰。文化机构和文化场所服务于广西人民,文化成果和文化产品将作为广西的名片,引导着“美丽南方”进入更广阔的天地,迎接充满奇迹的未来。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