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要走向社会公共生活
面对网络时代多元文化潮流,评论家们在宁建言:
文学批评要走向社会公共生活
昨天,江苏省作家协会举办江苏青年批评家研讨会,30多位青年批评家和10多位资深批评家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专家们强调,面对网络时代的多元文化潮流,文学批评要积极走出封闭的圈子化模式,要加强文学批评与各种艺术门类的交融互动,在学理性的基础上,强化文学批评的大众化,希望文学批评更多地参与到公众的文化生活中去。
文学批评要克服圈子化功利化
长期以来,文学日渐边缘化,而文学批评可谓“边缘的边缘”。研讨会上,苏大文学院教授王尧指出,文学批评长期以来几乎沦为文学的附属品,一些批评家孤立地就作品谈作品,日渐陷入小圈子而不可自拔,“单一的批评家,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了,文学批评要走出这样的圈子,与文化思潮、社会现象发生紧密的联系。”对此,青年批评家何同彬深有感触,他说,“职业性成功已经成为青年写作者们重要的、甚至唯一的梦想,各种同质性的、重复性的、交际性的人情稿、急就章被加班加点地生产出来,这样的文学批评显然令人失望。”
很多读者都有这样的印象,很多评论文章读起来云里雾里、不知所云。针对文学批评的晦涩与枯燥,南师大文学院教授何平强调,文学批评也要成为“好看”的文章,而不能满足于撰写艰深的学术文章,“故弄玄虚的理论堆砌式批评,往往更加体现了作者的空虚与功利。”
文学批评要沟通全新文化资源
网络时代,媒介资源非常发达,各种文艺形式争奇斗艳,读者鉴赏水平日渐提高,公众迫切需要更为生动、更富创造性的评论文章。对此,南大文学院教授吴俊强调,青年批评家应充分发掘各种全新资源,尤其是社会与文化资源,充实自己的文学批评。对此,青年批评家们非常认同:刘志权说,在当今的国际化语境下,也需要我们开拓视野,不固步自封,对中西文学以及文化研究批评方法的发展取向以及深层区别有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扬长避短,磨砺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如今,随着各种媒介手段的普及,每一个人都可以方便、快捷地对各种文化现象发表观点。南师大文学院教授王晖指出,“网络时代,人人都是批评家,这就要求青年批评家在立足于文本的同时,善于打通各种文艺形式之间的壁垒,更加富有创造性、启迪性,从而走在文艺批评的前沿。”青年批评家付少武、曾一果因为求学与工作原因,一直从事着“跨界”的文化批评。在他们看来,如今的文学批评要积极拓宽视野,把文学置于各种艺术门类中进行考察与审视,“从文学批评走向文化批评,如‘小时代’、‘papi酱’、‘乡村爱情’等流行文化现象,以前大家或许觉得是小儿科而不屑于评论,如今,越来越多的批评家认识到,这些现象往往都是社会文化热点,也非常具有评论价值,相关批评文章也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
文学批评要更具有社会公共性
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学批评不但是对文学的批评,而更应该是对社会的审视。南大文学院教授丁帆强调,文学批评要把文学作品置于流派、思潮中进行“坐标式”定位,尤其要置于相应的社会公共生活中进行考察,批评家要以俯视的角度,比原作品站得更高更远,坚持知识分子的批判立场。
“批评家要在当今众声喧哗的文艺生态中发出更多的声音,去适应新的文艺、生产、消费方式,围绕当下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与社会现实进行良性对话,引导大众的审美情趣”,新华日报高级编辑薛颖旦发出呼吁。对此,青年批评家沈杏培说,好的文学批评不仅是在“寻美”,更是一种体现知识分子批判理性的“求疵”过程。这样的批评才更加富有社会意义,也才能更加得到读者的欢迎。周卫彬说,我们要营造一种风清气正的批评氛围,作为公共媒介,要主动将那些庸俗、浮华的批评之作摈弃在门外,多多接纳那些真正富有思想光芒的佳作。
研讨会上,省作协党组书记韩松林强调,文学批评家要有学养、有眼界、有哲思、有风骨。省作协主席范小青则对青年批评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读文,二是读人,三是读义。鼓励批评家尤其青年批评家,要耐得住寂寞,要有开放的视野和创造性的理论素养,要有勇气、有责任感,富有理性主义精神。
本报记者贾梦雨
- 文学批评要走向社会公共生活2016-08-27 05:08:00
- 江苏文化跨出国门演绎无限精彩2016-08-27 05:08:17
- 翻拍成风,荧屏呼唤更多新故事2016-08-05 10:08:33
- 非遗传承,商业化不是洪水猛兽2016-08-05 10:08:01
-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网络社交”2016-08-05 10:08:28
- 笛安:妈妈说我不能不工作只写作2016-08-05 10:08:29
- 记忆中的成贤街66号南图老馆将变储备书库2016-08-05 10: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