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 探索内陆地区开放开发新路子春风又度玉门关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8-15 14:56:29
来源: 甘肃省文化厅

甘肃落寞已久。

自从海洋经济勃兴之后,甘肃逐渐被人遗忘。“不沿海、不沿江”“深处内陆”“远离全国经济中心”……多少年来,这已成了人们对甘肃的刻板印象。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曾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曾是中国最繁荣富庶的地区之一,更是中华民族对外交往的最早门户之一。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甘肃立即意识到,机会来了。省委书记王三运分析,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加快向西开放步伐,这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改革开放战略的重大调整和创新。“甘肃由封闭的后方变为开放的前沿,这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甘肃要展示新作为,创造新辉煌!”次年5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及时制定出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拉开了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大幕。甘肃也是全国最早制定出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方案的省份。

不甘落寞的甘肃,正在全力探索一条内陆边远地区开放开发的新路子。以落实“五通”为重点,甘肃力求基础设施“通”起来、开放平台“强”起来、经贸合作“活”起来、人文交流“亮”起来。

  “通”起来——
    加快建设向西开放平台,力推互联互通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承东启西、连接亚欧的重要战略通道。翻开地图,古丝绸之路陆上通道有北线、中线和南线三条,但无一例外都在甘肃境内汇合,穿过“河西走廊”进入新疆,再延伸到中亚、西亚和欧洲。

大漠孤烟、驼铃回荡。曾是古丝绸之路黄金通道的甘肃,如今正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加快向西开放平台建设,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搭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

“以前货物出口,要赶到300公里外的兰州办理海关、税务、检验、检疫手续,需要三四天时间。”甘肃亚太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毛云龙介绍,如今在武威保税区,出口实行“一站式”服务,监管部门在家门口办公,报关报检办税可以一次性完成,节省了大量通关成本。

2014年1月,武威保税物流中心获批,实现了甘肃省海关特殊监管区“零”的突破。2014年7月,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获批,成为甘肃省第二个海关特殊监管区。这两个“姐妹”保税区,犹如两颗明珠,镶嵌在新亚欧大陆桥的咽喉上。

作为国家批准的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和向西开放的重要平台,兰州新区目前已引进39家全球、中国、民营500强知名企业,有龙头产业项目200多个。甘肃省、兰州市正在积极争取国家丝绸之路基金在兰州新区设立办事处,争取中亚西亚国家在兰州设立领事机构,使其成为加强与沿线国家合作发展的新渠道。兰州市市长袁占亭说:“我们正在按照中央和省里的要求,把兰州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陆路进出口货物集散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无可替代的核心节点城市,使古丝绸之路上的‘旱码头’,嬗变成为向西开放的‘金码头’。”

两年来,甘肃省密集开通国际货运班列。“铁路运输是最有效的陆上交通方式,其运能大、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影响小、节能环保,而且可以方便地实现多式联运。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理应发挥更大作用。”兰州铁路局局长王峰说。

9月18日,一列由45节车厢组成的重载货运列车,由甘肃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开出,驶向中亚腹地的阿拉木图,这是“天马号”国际货运班列的第二十九次运行。从2014年12月开通以来,短短9个月间,“天马号”出口货物总值已突破1亿美元。而此前,武威市一年的出口总值不过4000万美元。

9月21日,往返于中国兰州和德国汉堡之间的国际货运班列“兰州号”,满载着41个40尺的集装箱,从德国汉堡发车返回兰州。阵阵汽笛声,共同见证着相距万里之遥的亚洲和欧洲两个城市之间的物流互通合作。

以往,甘肃人要走出国门去看看,必须到北京、成都等其他城市转机。2013年12月,兰州中川机场国际航空口岸正式对外开放,结束了全国唯一一个省会城市没有口岸的历史。今年3月,享誉中外的历史名城敦煌也拥有了自己的国际航空口岸。据了解,目前嘉峪关机场航空口岸对外开放正在申请列入国家“十三五”口岸发展规划,马鬃山口岸恢复通关也纳入到中蒙边界口岸会晤内容中。

在巩固原有国际航线的基础上,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2014年兰州至迪拜、第比利斯和新加坡的航线开通;2015年又新开了兰州至圣彼得堡、法兰克福和日本大阪的航线。截至目前,甘肃省已开通14条国际和地区航线。此外,甘肃在旅游旺季积极开通各种旅游包机。2014年全省出入境人员10.5万人次,同比增长11%;今年上半年出入境人员7.8万人次,同比增长75%。

目前,甘肃正在集中力量开展“6873”交通突破行动,力争用6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投资8000亿元以上,建成公路、铁路7万公里以上,实现全省对内对外公路畅通、铁路连通、航路广通三大突破,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的通达能力。

 

“活”起来——
    经贸合作活跃,外贸出口年均增长22.1%

  

新丝路,新甘肃。一度封闭的内陆省份,如今正在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开放提速。

位于兰州新区的兰石集团,是共和国石化装备行业的长子。60年前,兰石从苏联引进石油钻机与化工装备制造技术,如今兰石的成套装备已返销俄罗斯。

向西开放的春风拂过,今天,兰石人又把钻井设备的生意做到了中亚。2014年,7台1.2万米深钻机交付土库曼斯坦,合同金额8000万美元;今年,集团又收到了土库曼斯坦发来的10台订单。

“以前跟中亚国家做生意,总担心货款回不来,现在有国家政策支持,我们路也通了、货也畅了,合作更有保障了,生意越做越大。”兰石集团副总经理冯西平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在国家开发银行的支持下,集团与土库曼斯坦以“石油贷款”的方式开展合作,出口钻井机的货款由国开行直接支付,土库曼斯坦则以开发出的石油还贷,解除了双方的后顾之忧,为深层次经贸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兰石集团已成立了中东公司和土库曼斯坦公司,专门从事石油钻采设备的销售及售后服务工作。

2010年至2014年间,甘肃省外贸出口年均增速达22.1%,高出全国增速6.1个百分点。去年,甘肃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实现进出口18.9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的比重由上年的18%提高到23%。

3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东部沿海率先发展。今天的“一带一路”,需要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咽喉地段的甘肃,主动发力,打造全新的对外开放格局。

一年一度的兰洽会,早已成为甘肃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今年的第二十一届兰洽会,首次把白俄罗斯作为主宾国,加里宁副总理率领庞大的政府及企业代表团参会参展,并达成多项经贸合作协议。

一度“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丝路古道,如今人流如织。去年以来,甘肃先后组织200多家企业在白俄罗斯、伊朗、哈萨克斯坦等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举办商品展,展现甘肃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赢得当地的高度赞誉,并成立了驻白俄罗斯、伊朗、吉尔吉斯斯坦等5个商务代表处。

聚馨农业科技集团年产30万吨的麦芽生产基地已于9月18日在白俄罗斯明斯克的中国工业园奠基,同在园内落户的由金川镍都实业公司投资1000万美元的PVC管材管件生产项目也在紧张筹备之中;八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祁连山水泥集团与吉尔吉斯斯坦JBK公司组成联合体,投资10亿元共同建设中亚地区最大水泥生产线;兰州瑞达进出口贸易公司投资470万美元,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建设24600吨果蔬保鲜库等项目……一颗颗走出去的种子,正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遍地开花。目前,甘肃已在中西亚、中东欧等国家设立了114家境外投资企业,累计实际对外直接投资达32.26亿美元。

跨境电子商务,这一东部地区十分流行的商业模式,正在甘肃遍地开花,“互联网+”这一甘肃曾经的“短板”,正在成为甘肃快速超越的“跳板”。

在武威保税物流园区,4E(E人、E关通、E流通、E港通)对外综合贸易服务平台——天网陆港通已搭建完成,通过这个平台,跨境电商企业可轻松在网上完成通关、物流、仓储、金融等业务,传统的监管环节全部实现电子化。“电商只要负责下订单,其他的事我们都能办好。”负责园区运营的甘肃亚欧陆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方红明告诉记者。

“伴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加快推进,甘肃的后发优势正在迸发。”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李荣灿表示,“一带一路”建设是项重大课题,必须做好功课,研究好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有针对性地寻求合作的切入点,加强双边经贸合作。

  

“亮”起来——
    频繁的文化交流,带来民心相通

  

1400年前(公元609年),甘肃省山丹县的焉支山上演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国际盛会。隋炀帝杨广率领文武大臣,在这里宴请突厥、新罗、靺鞨、契丹、龟兹、疏勒、于阗、吐火罗等30余国王公使臣,并展陈中原物品,盛况空前。这是全世界最早的“万国博览会”,开启世博会先河。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古丝绸之路正是一条把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的国际通道。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连辑说,“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历史文化宗教不同,只有通过文化交流与合作,才能让各国人民产生共同语言、增强相互信任、加深彼此感情。与此同时,民心相通又会促进政治、经贸等方面的合作。

据悉,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甘肃省全力打造的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已被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目前已完成博览会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项目规划和总体方案的意见征询工作,计划明年8月举办首届博览会。甘肃将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影响力和知名度较高、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普遍认可且广泛参与的国际性文化交流合作平台、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支撑。

甘肃省卫计委主任刘维忠介绍,在深化医药卫生合作方面,甘肃省加强与吉尔吉斯斯坦、匈牙利、波兰、乌克兰等国的合作,在中医药领域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医疗技术交流、陇药产品注册推广等方面达成了协议。甘肃中医药大学在吉尔吉斯斯坦、马达加斯加、乌克兰等国成立了岐黄中医学院,传播中医药文化。此外,甘肃省承担的“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中医药中心项目”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和资金支持。

与丝路沿线国家的科技教育合作也在深化。一方面积极兴办孔子学院,另一方面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已招收近700名中西亚国家学生来甘肃省就读。

今年6月16日,由甘肃、陕西等12个丝绸之路沿线省区市旅游局和新疆建设兵团旅游局共同发起的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正式成立,旅游联盟13个省(区、市)成员单位50多人赴哈萨克斯坦、土耳其、意大利等欧亚国家,行程数千公里,举行了声势浩大、丰富多彩的中国丝绸之路旅游宣传推广活动。

把握“一带一路”机遇,甘肃加强旅游国际合作,组织开展境内外“双百”旅行商丝绸之路行、境外旅游媒体丝绸之路踩线、美丽中国—丝绸之路宣传推广暨甘港澳旅游交流合作推介等一系列专题活动,邀请丝绸之路沿线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机构官员、国际旅行商到甘肃实地考察,并组织团队赴韩国、哈萨克斯坦、土耳其、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丝绸之路旅游宣传推广活动。今年1至7月,甘肃省接待入境旅游者2.5万人次,同比增长11.96%,高于全国平均增幅7个百分点。

积极拓展友好城市关系,并建立政府互访机制。甘肃现已与五大洲35个国家建立了50对国际友好城市,其中与“一带一路”国家建立17对国际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

民间交流也是异彩纷呈。《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优秀舞剧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成功演出,使更多外国人民认识和了解了甘肃。演出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甚至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理塔利耶娃对该国“卡巴尔”国家通讯社表示,“《丝路花雨》的精彩演出表明,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是无与伦比的世界文化大国”。(记者林治波 吴秋余 曹树林)    来源:“中国•甘肃”门户网站   编辑:厅办公室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