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的历史起源
女娲
女娲在东夷传说中也是作为创世英雄出现的。一种说法如《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所引絙于泥中,举以为人。”另一说法则云伏羲女娲以兄妹为夫妻创造人类,如唐代李冗《独异志》:“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对比这两种传说,前者似产生在母系氏族社会,后者则产生在父系氏族社会进入一夫一妻制之后,可以看出东夷原始文化的发展变化。
如果说上述两种说法的神话意味更重的话,那么,还有一种说法则似更接近历史。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即把女娲列入三皇之中,时代处于伏羲之后,他这样写道:“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宓牺氏立号曰女希氏。无革造,惟作笙簧。……女娲亦木德王,盖宓牺氏之后,已经数世,金木轮环、周而复始,特举女娲以其功高而充三皇,故频木王也。当其末年也,诸侯有共工,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纬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于是地平天成,不改旧物。”
在这里,女娲作为创世英雄的色彩已大为减弱,主要是作为“补天”的英雄形象而出现的。同一类型还可见于《淮南子?览冥训》,但说法也略有不同:“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少昊
少昊也是东夷人的先祖之一,但是关于他的历史记载甚少,倒是神话中多所传闻,故少昊在人们的心目之中更像神仙。
晋王嘉《拾遗记》写道:“少昊以金德王。母曰皇娥,处璇宫而夜织,或乘桴木而昼游,经历穷桑沧茫之浦。时有神童,容貌绝俗,称为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降乎水际,与皇娥嬿戏,奏嫂娟之乐,游荡忘归。穷桑者,西海之滨,有孤桑之树,直上千寻,叶红椹紫,万岁一实,食之后天而老。帝子与皇娥泛于海上,以桂枝为表,结熏茅为旌,刻玉为鸠置于表端,言鸠知四时之候,故<春秋>传曰‘司至’是也。……及皇娥生少昊,号曰穷桑氏,亦曰桑丘氏。”《尸子》中也说:“少昊金天氏邑于穷桑。日五色,互照穷桑。”“穷桑”,一说即为后来的鲁国都城曲阜,今曲阜市仍存少昊陵可能与此有关。“司至”,指少昊的神职是掌管夏至和冬至。
《山海经?西次三经》:“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是神也,主司反景(影)。”郭璞注:“日西入则反景东照,主司察之。”但这与“司至”显然不符。夏至昼至长、冬至昼至短,日影就会发生相反的变化,“反景”也许就是说的这件事。少昊的神话传说,故事本身可能是非常虚妄的,但是,“司至”这种说法却无疑可以说明:东夷人在那时已经获得了对于季节规律的某些重要认识,这当然是农业发展到相当水平的重要表征。
颛顼
《吕氏春秋》中说:“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乃登为帝。”“若水”,一说即为泗水,也即俗称之泗河;“空桑”即上文所说之穷桑,也即曲阜。这些都可以说明颛顼是东夷土著。颛顼被司马迁记为五帝之一,在《史记?五帝本纪》中他这样写道:“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契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址,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 杨大鲁、赵军、张膑油画作品全国巡展”亮相威海2016-08-03 01:08:18
- 齐鲁文化的历史起源2016-08-02 02:08:55
- 山东陈冕状元府现状(图文)2016-08-02 02:08:00
- 解密山东临清胡家湾古瓷窑2016-08-02 02:08:20
- 康熙三次巡幸山东济南的故事2016-08-02 02:08:17
- 黄际遇先生逸闻趣事2016-08-02 02:08:33
- 生如夏花 命若琴弦2016-08-02 02:08:55